年后的各种暴跌,把各种“股神”都打趴下了。
就连我这个初入股市的小编都要大呼:“熊市”来了!
但是,有一群人,是真的在“熊市”里面赚到了钱,并且还是不少钱。
这群人就是“熊圈”的“炒熊”一族。
一只小熊能在二手市场可以卖到几千甚至上万,更有甚者几十万一只,哎,有的限量版还是抢都抢不到的。
今天要跟你聊聊的就是近些年开始在国内火爆的“积木熊”。
下图就是积木熊Bearbrick了。
积木熊,是日本MEDICOM公司出产的一款玩具,于2001年8月正式推出。
在MEDICOM的官网上,小编看到各式各样的积木熊以及包含积木熊元素的背包、衬衫等等,就这么一个小玩具售价,普通版也够小编两周饭钱的。
Bearbrick之所以能红遍大江南北,除了新颖的造型、细致认真的涂装。还因为Medicom公司找到了合适切入点,将潮流元素、街头文化、电影等与Bearbrick进行跨界结合(说白了,就是高搞搞联名合作),同时也与世界各地最顶尖的品牌及艺术家展开合作,把积木熊打造成了全新的艺术品。
显然,玩具行业已经找到了破局的方向,“联名”的玩法已经赋予了玩具行业新的生命。玩具不再是儿童的专属,同样也成为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收藏品。
不过好像似乎什么产品一旦有了联名和合作,价格和收藏价值就瞬间提升了,那要是某个名家参与创作,那价格不得上天!
果然,此前,由中国艺术家岳敏君创作的1000%BE@RBRICK“Qiu Tu”拍卖出了120万人民币的价格。
有网友爆料,下面这一款,满身镶钻,看上去blingbling的,手腕处采用银白色材质,看上去像是带了两个超大的手镯,发售价格就高达110万日元,约合人民币65884元。
其实在积木熊之前,Medicom Toy推出的第一款产品叫KUBRICK。
KUBRICK是身体模型类似乐高的积木人玩具,KUBRICK系列为公司带来了第一次成功,在系列玩具推出后,受到了用户广泛的喜爱,也大大提升了Medicom Toy的知名度。
也是从KUBRICK开始,Medicom Toy就启用了盲盒包装,个别模玩被装在盒子内,客户只有在购买后才能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。除此之外,盲盒里还会出现“chase”款(隐藏款),它们不会在盒子的外包装上展示,也不会和新产品一起公布,只能靠用户自己发现。盲盒包装后来也用在了积木熊上。
低廉的价格和以小博大的可能性,让盲盒受到了大众的喜爱。并且让公司的销量迅速提升。在2016年,Medicom Toy的年销售额达到了42亿4千万日元。
那么盲盒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吸引力,能够让购买的人上瘾,不断进行消费呢?
这里要给大家讲一个实验。
美国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,伯尔赫斯·弗雷德里克·斯金纳设计了一系列“斯金纳箱”实验,来揭示人类主动行为背后的秘密。
他把一只小鼠放在一个有按键的箱子里,每当小鼠按下按键,就会掉落一颗食物;经过一段时间,小鼠就学会了在饥饿时主动按下按键获得食物。斯金纳认为,食物“正强化”了按键行为,促成了小鼠按键获取食物行为的建立。继续试验发现积木盒子怎么赚钱,即使没有食物掉落积木盒子怎么赚钱,小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会继续按键行为,经过了几百次失败,按键行为才最终消失。
研究发现,对于动物和人类,行为产生的结果会影响该行为的增多或减少,结果如果是奖励性的,行为就增加,称为“正强化”;结果如果是惩罚性的,行为就减少,称为“负强化”,这就是“操作性条件反射”作用。
斯金纳还比较了通过奖励或惩罚方式建立行为两种方式的异同,发现惩罚可更快速建立行为模式,但这样建立的行为消退也更快,一旦惩罚消失,该行为也会迅速消失。相比之下,正强化建立的行为则更稳定。斯金纳得出结论:正强化比惩罚能更有效地塑造行为。
在这一基础上,斯金纳进一步调整实验,让食物掉落与按键行为的联系变成随机性,按键后食物概率性地掉落。研究发现,即使食物不掉落,小鼠也会不断地按按钮,且这种行为消退得非常缓慢。
理解了“斯金纳箱”实验,我们就不难理解盲盒带来的“中毒”现象了。
不断出新、联名和艺术家合作用于吸引用户,盲盒机制让粉丝不断掏钱买买买,这样的商业模式显然是成功的,并且也是积木熊乃至泡泡玛特成功的两个关键要素。
那除了玩具行业,你还能找到比较成功的其他商业例子吗?期待你的私信。
关于盲盒和小玩具收藏品,小编最后还是想说两句,虽然小编没有买过盲盒,但偶尔也想跟风买个盲盒开箱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,不过一想到买回家放在那里又是“吃灰”,便放弃了这个念头,不知道有多少人和小编有这样的想法,如果你有一样的想法,可以给小编点个赞。
最后问大家一个问题,如果亲戚家的小孩把你花重金收藏的玩具弄坏了,你会怎么做呢?
———END———
站 长 微 信: kind1920
暂无评论内容